首页

足交踩踏视频

时间:2025-05-26 05:30:00 作者:强降雨袭击湖南新田 被困群众成功转移 浏览量:23529

  中新网宁德2月20日电 (叶茂 林榕生)由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刘氏委员会主办的首届闽台刘氏宗祠文化交流会,20日在福建省宁德福安市举行,来自中国各省(市)与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的宗亲代表齐聚,弘扬汉刘文化,加强宗亲交流,凝聚同胞亲情。

首届闽台刘氏宗祠文化交流会在宁德福安市举行。 林榕生 摄

  “这次(刘氏)祠堂文化交流是两岸的首次,亦是两岸宗亲的亲情文化的联接。”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刘氏委员会会长刘立身表示,亲情是血脉之亲,割不断永相连。希望通过祠堂文化交流,让两岸(同胞)永远根相连、脉相通、心相印。

  刘氏是中华望族,文化底蕴深厚。福建刘氏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原汉人南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福建扎根、繁衍、发展,并走向台湾、南洋,乃至全球。据相关资料显示,台湾刘氏人口约有80多万,大部分祖籍地在福建。

  台湾联合大学刘焕云教授说,刘氏广传公后裔移台已近300年,期待在台之刘氏宗亲会组织团体,或原乡之派下子孙,能够继续寻根认祖,为保存与发扬中华文化而尽力。

  台南柳营刘氏宗祠相关负责人说,交流会的举办即是刘氏文化的传承,也是两岸血脉亲情的延续。

交流会现场。 林榕生 摄

  祠堂是灵魂的栖息地,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寻根问祖,血脉相连。”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家军表示,两岸宗亲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发挥两岸刘氏宗亲的优势,以促进共同发展,为两岸文化、经济、社会繁荣做出应有贡献。

  江苏省沛县刘邦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刘瑞琴建议,加强两岸宗亲的联系与沟通,通过文化交流、互访互动等方式,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

  交流会上,古田陈靖姑信俗文化、福安苏阳祠堂、福州南屿南前祠堂、漳州五社楼宗祠、台南柳营刘氏宗祠、台南关庙区花园刘氏祠堂、两岸刘侯宗祠相关负责人,就闽台刘氏宗祠文化交流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完)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 海南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自贸港

从盈利表现来看,9家披露城市服务毛利率的上市物企中,碧桂园服务、雅生活服务、苏新服务、荣万家、康桥悦服务对应的毛利率水平较高,但是呈现下降态势,比如碧桂园服务的城市服务的业务毛利率从18.8%下降到了16.8%;万物云、世茂服务、银城生活服务、永升服务的城市服务毛利率水平相对相抵,但是较上年均有所提升,比如万物云在城市服务的毛利率从8.2%上升到9.5%。

“碳”路先行 |全国专家学者中条山下探索中国铜产业绿色发展

  吴鹏司长:“真、实、亲、诚”这四个字既精炼传神,又包罗万象,它概括了中国对非的政策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道德精髓,也融入了中非传统友谊的历史积淀,树立了国际对非合作的时代标杆。具体来说,每个字都阐明了对非政策理念的一个方面。

华春莹点赞,13国记者打9分,这个地方怎么了?

3月2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难题,共促世界和平”分论坛上表示,中国将继续通过高层交往、外交磋商、对口部门的交流等渠道,同各方加强安全理念和政策沟通,支持国际社会用好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等一系列平台,围绕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价值和实践开展深入的交流。

胡晨光:发挥新业态促就业重要作用

邦仲联村第一支部书记扎西尼玛说,在邦仲联村安置点客土改良554亩土地,用于种植川贝母,以公司+村集体+农户种植的模式,解决搬迁民众转移就业问题,增加民众收入,让民众搬得进、留得住、能致富。川贝母每年有三份收益,第一土地(大棚)租赁收益有150万/年,第二生产固定分红有144万/年,第三务工劳务收益200万/年。

专家学者齐聚南昌 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科技合作

湖北十堰3月11日电(晏雷 蒲双 张艳玲 卢琪)20多年前,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启动;10年前,该项工程正式通水,来自湖北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汉江水沿着中线长渠一路北上跨越千里,滋润着沿线京津冀豫26座大中城市。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近10年,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62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